天下监狱
当前位置: 首页 
 > 新闻资讯  > 天下监狱
“三只狗”和“七只猴子”的故事
2006-07-14 字体:[ ] 浏览次数:

2002年12月2日至5日,“21世纪罪犯矫正与康复国际研讨会”在香港金域假日酒店隆重举行。来自中国内地以及香港、澳门、台湾和新加坡、加拿大、美国、南斯拉夫、以色列、南非、澳大利亚、英国、日本等5大洲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。笔者有幸作为中国监狱学会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了这次盛会,并做了“教育改造手段科学化:基础、模式与建构”的发言。不同的语言、不同的人种、不同的文化、不同的制度,都阻挡不了人们的共同兴趣、都妨碍不了人们的共同话题:罪犯矫正与康复。

 

这次国际研讨会给国际间监狱专业人士提供了极好的交流机会。来自美国,任职国际监狱团契主席及总裁的朗奴.尼高先生,是一个有传奇般经历的人物。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。他先后到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访问过600多所监狱。会见过为数众多的国家元首。他在这次会议上同样作了“监狱工作全球观”精彩的演讲。在演讲的最后,朗奴.尼高先生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了“三只狗”的故事。一个心理学家将3只狗关在笼子里,笼子里拉了电线。一段时间下来,3只狗习惯了笼子里的电线。一天,心理学家给笼子里的电线通了电,狗只要踩上电线,便被电击一次。笼子里的狗变得越来越紧张。后来把狗饿了几天,并在笼子的出口处放置许多狗非常爱吃的食物,再将笼子门打开,3只狗的表情非常痛苦,但终因怕被电击而不敢出来。朗奴.尼高先生以此试图说明,改变囚犯认知的重要性。朗奴.尼高的演讲赢得了与会者的掌声。按照惯例,大会主持人给与会者10分钟的提问或回应时间。“3只狗”的故事,给了我很大的启发,并使我立即联想起7只猴子的故事。加之,团长在会前希望我们大胆提问,展示中国监狱学会代表团的现象的嘱咐。我毫不犹豫地举手示意提问。在得到大会主持人的许可后,我讲了7只猴子的故事:同样是一名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实验。心理学家将第1批3只猴子放在一只笼子里,同时,在笼子里放了猴子喜欢吃的香蕉。过了一段时间,心理学家在笼子里设置了电击装置:在猴子每次将要够到香蕉的时候,猴子会被受到电击。过了一段时间,猴子形成了条件反射,宁愿被饿,而不愿去受电击。接着,心理学家在笼子里放进第2批3只猴子。第2批的3只猴子要吃香蕉,受到了第1批3只猴子的痛打。几次下来,第2批的3只猴子也形成了条件反射,宁愿被饿,而不愿去受第1批猴子的痛打。过了两天,心理学家,将第1批3只猴子撤出,并撤除同时,放进第3批1只猴子。正如心理学家所预计的,当第3批的1只猴子去够香蕉时,第2批的3只猴子如同第1批的3只猴子,它们对第3批的那只猴子一顿痛打。然而,第2批的3只猴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要打第3批的那只猴子,它们只知道曾经因为吃香蕉受过第1批3只猴子的痛打。我讲完7只猴子的故事后,特意说明,沟通、交流在改善囚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。我的回应,同样获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。在3天的会议中,这是屈指可数因为回应而获得的掌声。大会主持人――香港基督教更新会义务执行董事李志刚先生幽默、风趣地:“‘3只狗’的故事和‘7只猴子’的故事反映了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差异”插话,再次赢得掌声。会间茶聚时,朗奴.尼高先生和来自澳大利亚、加拿大、香港等地的与会代表向我祝贺。

 

这次有幸参加监狱改造的国际研讨会,进一步长了见识、开了眼界、学了经验、增了志气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这次国际间的交流,宣传了自己。不少友好人士对我们开展的对罪犯个别教育、罪犯人性化以及监管安全的成绩等抱有浓厚兴趣。有的几乎不相信,一再追问。当他们确认是真实的做法和确实的成绩时,都纷纷竖起大拇指。在外国人面前,我们站直了,没趴下!

 

分享到
x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